为了设计一套合理的编目自动化流程,我们不妨先对旧有手工系统的全过程进行分析,以便从根本上了解编目工作的性质及特点,从而发挥计算机的优势,扬长避短。
普通分编过程是这样的:核对总括登录;查重;分类;检查;加书次号(种次号或著者号);抽取主题词;编制目录卡片;组织目录(包括书名、著者、分类和主题目录);打印馆藏登录号;制馆藏登录(流水)账;贴书袋卡;图书入藏。如图1所示:
其中有些过程,目前还需由人工来完成,如分类、加著者号、抽取主题词,特别是中文自动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,国内外都有人在研究,少数实验性成果已问世,但迄今为止,可供使用的还未出现。所以,分编时人的参与仍不能被忽视。至于其他部分,则在很大程度上可由计算机来承担。
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设计出系统逻辑模型,即根据本组织的具体情况,规定所设想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做些什么,应该具有怎样的功能。所谓逻辑是相对物理而言的,即从抽象的信息处理角度看待组织的系统,而不管这些组织的功能是用什么具体的技术手段来完成的。
计算机编目是对书目数据处理的过程,也就是把一本图书、一篇文献的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记录在计算机载体上,按著录条例进行规范,成为一组书目数据。著录主项目和内容尽可能丰富些,以便提供尽可能多的检索途径和编制各种目录的数据.
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联合编目的方式通过Z3950服务,只需一个ISBN号,就可以获取相应的数据。不需要人工去干预.加速了图书编目的过程。增加了图书编目的准确性。
摘自:http://www.anlfu.com/product-inform/18